每个朝代就都会有那种代表性的皇帝,或者通俗一点说,就是最强帝王。
【资料图】
比如,西汉有汉武帝刘彻,东汉有光武帝刘秀,唐朝有太宗玄宗,北宋有仁宗,南宋有孝宗。
明朝有洪武永乐,大清也有康雍乾。
道德三皇五帝,功名夏后商周。
七雄五霸斗春秋,顷刻兴亡过手。
那么咱们辽朝帝王中的战斗机,那就应该是本篇文章的主人公,辽圣宗耶律隆绪。
这个“圣”字,它就不一样,因为圣是个完完全全的褒义词,专门用来指那种道德和智慧都极高的理想人物。
辽圣宗即位的时候,只有十二岁。
这个年纪说大,其实也不大,因为彼时的他缺乏政治历练,他也无法体会到这个世界的残酷性。
但是说他小,他也不小了,他也不是那种仍然在襁褓之中哇哇乱叫的小朋友,他也已经有了探索和了解这个王朝的欲望了。
这个时候的辽朝,头号掌权人物,是耶律隆绪之前的皇帝,也就是他的父亲景宗耶律贤的妻子,当年的萧皇后,如今的萧太后。
主少国疑,亲妈辅政,在封建王朝的进程中,这是很合理的。
而且,萧太后这个人,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,军事家,改革家,大有名气的辅政太后,是太后圈顶流级别的。
并且,萧太后有吕武之能,但却没有吕武之恶。
刘邦的皇后吕雉杀尽功臣,大唐女皇武则天连儿子也说废就废,同时期的北宋太后刘娥虽然说手段并不残忍,但是刘娥活着的时候,可是把权力手掐把拿,一天也没给过宋仁宗,而萧太后却是一个典型的保姆型太后,亲力亲为把耶律隆绪给培养完事儿之后,立刻就把权力还给了皇帝。
萧太后执政的时候,还曾经和北宋签订了著名的“澶渊之盟”,宋辽两国罢兵言和,你也不打我了,我也不收拾你了,取而代之的是和平建交,开放贸易,辽朝管北宋叫大哥,北宋管辽朝叫老弟,同时北宋还年年都给辽朝发放大量红包。
我们要知道,在此之前,宋辽之间可是整整打了二十五年的仗。
有些时候,战争不是恢弘的,不是壮美的,而是惨烈的,痛苦的。
每一个鲜活的生命,在一场战争中只会沦为一个小小的数字而出现在伤亡报告上。
现在不打仗了,边地百姓的日子可以说是好了不少。
史书中是怎么形容当时宋辽边境的状况呢:
生育繁息,牛羊被野,戴白之人,不识干戈。
人们开始生息繁衍,牛羊也遍布山坡,村里时常有白发披肩的老人,居民们已经很多年都不知道战争是什么模样。
这真是战乱纷争不断的历史中,难得的温馨一幕。
耶律隆绪亲政之后,也表现也是非常不错,勤劳政事,关心百姓,重视农业发展,提倡科技强国,把辽朝治理那也是相当哇塞。
这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,澶渊之盟的签订,给了宋辽两国稳定发展的机会。
人一稳定,就会懈怠,北宋的真宗赵恒和辽朝签完合同之后立刻跑去东封西祀,但耶律隆绪却是一个十分脚踏实地的人,选拔人才,整顿吏治,完善法律,解放奴隶,注重民生,时常救灾,在大臣和群众之间的呼声,那不是一般的高。
耶律隆绪在大辽忙的热火朝天,从北宋却传来了宋真宗驾崩的消息。
北宋皇帝驾崩,哭的最凶的,不是妃嫔大臣,不是公卿百官,而是隔壁朝的皇帝耶律隆绪。
一来,这个耶律隆绪担心真宗一死,北宋的新皇帝上台之后还会不会继续遵照合约搞和平发展,万一他们撕毁澶渊之盟,大举入侵,免不了又要战端再起,战火纷飞,到时候不仅老百姓受罪,自己肯定也焦头烂额。
二来,这个宋真宗赵桓比耶律隆绪大两岁,俩人出生月份还是相同的,听到真宗晏驾的消息,耶律隆绪难免伤感,因为俩人年纪相差无几,真宗都领盒饭了,那自己也不年轻了啊,自己不年轻,那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——生命在眼前流逝之时,纵然是帝王,也只能是干瞪眼。
不过很显然,因为北宋真宗之后的北宋仁宗更是一个保守派,主张和平,所以宋辽之间的和平道路会一直走下去。
他们曾经用刀剑来寻求和平,但他们不知道,和平只存于自由之下。
在皇帝岗位上勤勤恳恳的干了四十九年的耶律隆绪最终病逝,时年六十一岁。
人生的最后时刻,他看到当年威严的父亲景宗,看到了对他敦敦教导的母亲萧太后,回忆起了辽上京一望无际的塔林石碑,回到了由老哈河和西拉沐伦河环抱的故乡。
可悲的是,人生终究不能再来一次,可喜的是,人生没有必要再来一回。
圣宗死,儿子耶律宗真即位,也就是辽兴宗。
大辽小皇帝标配,那就是都有一个垂帘听政的母后。
当年耶律隆绪即位的时候是他母亲萧太后萧绰辅政,而现在耶律宗真即位,则有宗真的母亲萧耨斤来辅佐。
不过很显然,虽然萧耨斤和萧绰都姓萧,但二者之间可是相差了不止一个唐嫣。
这个萧耨斤,不太中意儿子耶律宗真,反而对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耶律重元多有爱护,甚至一度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,废黜掉耶律宗真,拥立耶律重元为新帝。
但滑稽的是,萧耨斤机关算计,为耶律重元筹谋策划,但耶律重元根本就无心皇位,而是提前就把母亲的计划泄露给了兴宗耶律宗真,耶律宗真一听这不行啊,立刻就把母亲萧耨斤给软禁了。
朋友们,耶律宗真和萧耨斤不是名义上的母子,而是亲生母子,俗话说虎毒不食子,然而权力的形变,却将至亲至爱之人逼上了绝路。
亲情如此,辽朝当时的国力也开始出现了退步。
耶律宗真虽然叫做辽兴宗,但是他治下的辽朝,却并不处在一个太平康乐的时代里。
首先,辽兴宗一朝,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名臣了,连平庸之臣也没有几个,大部分都是奸佞当权,游牧民族也有乱臣贼子,这帮人搞混政治,搞乱民生,辽朝百姓的日子很快就开始不太好过。
辽兴宗本人呢,还不像北宋的仁宗赵祯,因为仁宗赵祯就算是没有雄才大略,但至少人家懂得老老实实的做守成之主,然而辽兴宗却十分能折腾。
我们知道,北宋和辽朝中间,夹着一个由党项人建立的西夏,西夏草创期的时候,由于比较弱小,所以它的动向一直很摇摆,北宋强大就和北宋混,辽朝强大就跟着辽朝颠,后来党项人里边出了个狠人李元昊,收拢党项势力,正式建立西夏王朝之后,就彻底摆脱了宋辽两位老大哥,转而采取了既和北宋叫板,也不给辽朝面子的国策。
北宋仁宗做汴梁,宋仁宗那是出了名的好脾气,但也架不住西夏这么嚣张,所以北宋和西夏连年作战,两方都因战事吃了不少亏,后来只好坐下来和谈。
好脾气的宋仁宗都出兵了,那脾气一般的辽兴宗当然也忍不了,也出兵西夏,而且有很多次都是御驾亲征。
然而,西夏狠人李元昊在打仗这方面不是吹的,辽兴宗的亲征西夏,就如当年宋太宗亲征辽朝一样,最终自讨苦吃,只能是败兴而归,仓皇而逃,直到李元昊死后,辽兴宗才在对西夏的作战中取得了一些胜利。
战争胜利之后,兴宗皇帝在辽地巡游,在路途上染病去世,不过四十岁。
辽朝的皇帝,很少有在宫里没的,大部分都是在行军路上,或者是巡游途中去世的。
一来辽朝武德充沛,很少有花架子皇帝,也很少有玩笔杆子的,要打仗基本上都是御驾亲征,二来辽朝采用五京制度,也就是在名义上有五个都城,所以皇帝一天到晚就以这五个都城为轨迹四处转悠,所以很少在宫里停留。
《本草纲目·禽部》记载:“雕出辽东,最俊者谓之海东青。”
辽地有一种特有的猛禽,叫做海东青,凶猛无比,处于食物链的顶端,几乎没有天敌。
辽朝的皇帝,每年春天在鸭子河,也就是松花江边上,放飞海东青,让它们捕猎天鹅,捕到第一只天鹅,要摆宴庆贺,称之为头鹅宴。
他们秉持着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的原则,往往如他们所信仰的海东青一样,在无边无际的旷野上振翅高飞,永不驻足,直到生命的终结。
四十晏驾,有点遗憾,但辽兴宗还算是勉强合格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。
辽朝的皇帝,普遍汉化程度很深,也就是文化水平都很高,比如刚才的辽兴宗,他还经常自己创作书法作品,然后和北宋仁宗相互交换,互为票友。
但他们却始终保留了游牧民族生来追求自由放纵的天性,他们的身上,心里,似乎并没有如中原皇帝那么沉重的王朝担子和兴衰荣辱,契丹人在从南北朝时期以来漫长的发展过程中,已经经历了无数的沉浮和起落,使得他们明白,这世间有太多的猝不及防,人生不是一场答卷,而是一场体验,所以,他们愿意尽兴,哪怕是以燃烧生命为代价。
海东青啊海东青,掀起你的翅膀吧,带着我的灵魂,走遍天涯海角,飞跃云端天际,走向属于我的永恒。
超越这个时代,在未来找到更为深邃的理由。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南非直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